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今天,高等学校如何开展好科技工作,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对社会的知识贡献率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大连理工大学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的过程中把加强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工作放在突出的地位来抓,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发扬传统,坚持不懈。大连理工大学是为迎接新中国的经济、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而创办的,因此,在建校之初,以屈伯川为代表的老一代创业者就明确提出要加强学校的科研工作,并与人才培养和生产建设相结合的思想。六七十年代,学校为国家在大连地区设计了著名的“三大港口”,即我国和远东地区最大的渔港、我国第一个核潜艇基地和第一个大型现代化油港。70年代初开始,学校组织了16个专业的师生,完成了占我国化肥产量四分之一的25套大型化肥厂引进设备的全套技术培训和部分厂家开车达标的全面咨询,被誉为“高校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服务的范例”。80年代以来,学校更加紧密围绕国家特别是辽宁、大连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社会需要开展科技工作,在基础建设、基础与支柱产业、资源利用等领域组织各学科力量,与大中型企业密切结合,多方跟踪服务,作出了积极贡献。至今,该校已与近20个城市、50个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发挥科技、人才优势,组织多学科力量为重大工程项目服务,主动参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工程设计与规划优势,完成了辽宁、大连地区多座港口的规划与设计。其中大连渔港的改扩建工程,为我国填补了万吨级渔船泊位的空白。在城市建设和环境工程方面,完成了大连星海湾改造工程海岸工程的总体设计,大连市城市垃圾处理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大连港和开发区西太平洋油码头污水处理系统改造项目的工程设计等数十个项目,为大连市的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大连理工大学的桥梁设计技术也蜚声全国,该校的桥梁工程教研室在设计世界上第一大跨径的混凝土独塔斜拉桥广东金马大桥时,采用了新结构和新技术,将工程总投资从3.2亿元降至1.8亿元,受到专家、复核单位及委托方的高度评价。1995年起,该校水工、结构、海工、力学、机械等多学科、跨领域协同作战,完成了丰满水电站大坝防渗加固方案并获得专家审查通过,现已完成20多个子项目研究。
基础性科学研究是应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平台。多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等各类基金的资助下,在基础性研究领域取得了大批喜人的成果,结构优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计算力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组合数学与函数逼近论等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员跑动,迈进市场。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高、效益好,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全校上下积极跑动,主动面向市场,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学校经常组成由校领导带队的科技服务团深入到企业中,主动为经济建设作贡献。“八五”期间,学校为大连市新增产值1.247亿元,新增利税0.67亿元,节省资金0.41亿元;为辽宁省新增产值3.95亿元,利税2.2亿元,节省资金1.4亿元,创增社会效益3.81亿元;为全国新增产值25.9亿元,利税6.8亿元,节省资金21.5亿元,社会效益8.17亿元。而全校科技成果所产生的总体效益应是这些数据的数倍。比如,1995年7月辽宁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辽宁省应用该校的“复杂情况下的调洪数值解法”,在大伙房等水库调洪错峰,总共减少直接损失达143.5亿元,为该地区的防洪减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大连理工大学建校50年来,由于“科研服务于建设”的思路明晰,有效地推动了全校的科研工作,学校整体科研水平明显提高,科研成就硕果累累。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共有738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级奖116项,省部级奖264项。90年代以来,该校科研所承担研究项目层次提高,科技经费连年增长。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1990年—1995年,获得面上基金资助金额居全国第17位,以后的资助金额连年增长,1996年达606.7万元,1997年达903.4万元,科技经费总额1997、1998连续两年逾亿元。